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5-甲基苯骈三氮唑

5-甲基苯骈三氮唑

【用途一】
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与缓蚀剂,广泛应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高分子稳定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
【用途二】
该品主要用作金属(银、铅、镍、锌、铜和铜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酯)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和铜合金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等。该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产品名称
  • 中文名
    5-甲基苯骈三氮唑
  • 英文名
    Tolyltriazole
  • 中文别名
    甲基苯并三氮唑,TTA | 甲基苯骈三氮唑 | 甲苯三唑 | 甲基-1H-苯并三唑 | 甲基苯并三唑 | 甲基苯并三氮唑 | 4-甲基1H-苯并三唑
  • 英文别名
    Stabinol MBTZ
    cobratectt100
    tolytriazole
    1H-Benzotriazole, 4(or 5)-methyl-
    Tolyltriazole
    Tolutriazole
    TOLYLTRIAZOLES
    Tolyltriazol
    1H-1,2,3-Benzotriazole, 7-methyl-
    tdlyltriazole
    MFCD00167158
    Seetec T
    EINECS 249-596-6
    4-Methyl-1H-benzotriazole
    1H-1,2,3-Benzotriazole, 4-methyl-
    Methyl-1H-Benzotriazole
    Tolyltriazole(TTA)
  • 常用名
    5-甲基苯骈三氮唑
  • C A S号
    29385-43-1
物理性质
  • 密度
    1.3±0.1 g/cm3
  • 沸点
    360.6±11.0 °C at 760 mmHg
  • 熔点
    76-87°C
  • 化学式
    C14H14N6
  • 结构式
  • 闪点
    181.5±12.2 °C
  • 分子量
    133.151
  • 精确质量
    133.063995
  • P S A
    83.14000
  • 外观形状
    黄褐色至淡棕色颗粒或米色丸带有一种特有的气味
  • 储存条件

    保持贮藏器密封、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确保工作间有良好的通风或排气装置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浅棕色粉末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用途一】
主要用作金属(如银、铜、铅、镍、锌等)的防锈剂与缓蚀剂,广泛应用于防锈油(脂)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及铜合金的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汽车防冻液,高分子稳定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润滑油添加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本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
【用途二】
该品主要用作金属(银、铅、镍、锌、铜和铜金属)的防锈剂和缓蚀剂,广泛用于防锈油(酯)类产品中,多用于铜和铜合金气相缓蚀剂、循环水处理剂、润滑油添加剂等。该品也可与多种阻垢剂、杀菌灭藻剂配合使用,尤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缓蚀效果甚佳。
制备方法

甲基苯并三氮唑的制备方法与BTA类似,在工业上经典的方法是将甲苯二胺重氮化,在乙酸中环合而制得BTA,大多数生产厂家还是采用此合成路线。

29385-43-1 preparation

使2,3-甲基邻苯二胺和3,4- 甲基邻苯二胺混合物溶于40~50℃的乙酸水溶液中,降温至5℃左右后。加入含量为40%的亚硝酸钠溶液以完成重氮化。然后升温至80~90℃完成闭环反应。使含甲基苯并三唑的油层与含乙酸的水层分离,用有机溶剂萃取油层,常压蒸馏萃取物以去除溶剂,减压蒸馏以回收粗甲基苯并三唑,再以重结晶法精制,于45~50℃下真空干燥,即可制得较纯的甲基苯并三唑。也有在完成闭环反应后,不进行油层和水层的分离,直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经焦炭、硅藻土和连二亚硫酸钠过滤后,以40%~75%的硝酸或20%~ 25%的盐酸调PH值至5~5.5,对沉淀进行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可制得较纯的甲基苯并三唑。还有以甲基邻苯二胺和亚硝酸乙基己酯为原料,以乙基己醇为溶剂,不经精馏精制即可制得较纯甲基苯并三唑的方法。

安全提醒
MSDS
甲基-1H-苯并三唑(混合物) 修改号码:5

模块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Methyl-1H-benzotriazole (mixture)
修改号码: 5

模块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未分类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经口) 第4级
 环境危害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警告
 危险描述吞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使用本产品时切勿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急救措施] 食入: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甲基-1H-苯并三唑(混合物)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29385-43-1
分子式: C7H7N3

模块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甲基-1H-苯并三唑(混合物) 修改号码:5

模块4.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
紧急措施: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清扫收集粉尘,封入密闭容器。注意切勿分散。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
法律法规处置。

模块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粉尘扩散。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如果粉尘或浮质产生,使用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保持容器密闭。冷藏储存。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热敏
包装材料:依据法律。

模块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防尘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9. 理化特性
固体
外形(20°C):
外观: 晶体-粉末
颜色: 白色-微浅黄色
气味:无资料
pH:无数据资料
熔点: 87°C
沸点/沸程无资料
甲基-1H-苯并三唑(混合物) 修改号码:5

模块9. 理化特性
闪点: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无资料
 爆炸上限:无资料
密度:无资料
溶解度:
[水]极微溶于
[其他溶剂]
易溶于:甲醇
极微溶于:甲苯

模块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ihl-rat LC:1730 mg/m3/1H
orl-rat LD50:675 mg/kg
skn-rbt LD:>4 g/kg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mmo-sat 3333 ug/plate (-S9)
致癌性:
IARC =无资料
NTP =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RTECS 号码: DM1300000

模块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无资料
甲壳类:无资料
藻类: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无资料
 亨利定律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可燃溶剂中溶解混合,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
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甲基-1H-苯并三唑(混合物) 修改号码:5

模块14. 运输信息
UN编号:未列明

模块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原料简介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危害码 (欧洲) Xn
风险声明 (欧洲) R20/21/22
安全声明 (欧洲) S22-S36/37/39
RTECS号 DM1300000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