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4-氨基联苯

4-氨基联苯

1.染料和农药中间体。还用于制造闪烁剂对三联苯。制造染料。癌症研究。

2.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橡胶防老剂。

产品名称
  • 中文名
    4-氨基联苯
  • 英文名
    4-Aminobiphenyl
  • 中文别名
    4-联苯胺 | 苯基苯胺 | 4-氨基联苯酚酯
  • 英文别名
    Biphenyl-4-amine
    [1,1'-Phenyl]-4-amine
    4-Amino-p-biphenyl
    MFCD00007879
    4-Aminobiphenyl
    4-phenylaniline
    EINECS 202-177-1
    [1,1'-Biphenyl]-4-amine
    4-Biphenylamine
  • 常用名
    4-氨基联苯
  • C A S号
    92-67-1
物理性质
  • 密度
    1.1±0.1 g/cm3
  • 沸点
    302.0±0.0 °C at 760 mmHg
  • 熔点
    52-54 °C(lit.)
  • 化学式
    C12H11N
  • 结构式
  • 闪点
    152.2±14.6 °C
  • 分子量
    169.222
  • 精确质量
    169.089142
  • P S A
    26.02000
  • 外观形状
    褐色黄色固体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1.染料和农药中间体。还用于制造闪烁剂对三联苯。制造染料。癌症研究。

2.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橡胶防老剂。

制备方法

由联苯经硝化,还原而得:将联苯、硝酸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回流3h,冷却,倾入冰中结晶,滤干、水洗,用乙醇重结晶而得对硝基联苯。再将其加入乙醇中,在搅拌下加热回流,徐徐加入Na2S,反应冷却,倒入冰水中,经结晶过滤、吸干、真空干燥而得成品。

安全提醒
MSDS
国标编号: 61802
CAS: 92-67-1
中文名称: 4-氨基联苯
英文名称: 4-Aminobiphenyl;p-aminophenylbenzene
别 名: 对氨基联苯;对氨基苯胺;苯基苯胺〉
分子式: C12H11N;C6H5C6H4NH2
分子量: 169.23
熔 点: 52~54℃ 沸点:191℃
密 度:
蒸汽压: 〉11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棕褐色粉末
危险标记: 15(毒害品)
用 途: 用于有机合成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4-氨基联苯有刺激作用。吸收后导致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引起发绀。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500mg/kg(大鼠经口);LD50690mg/kg(兔经口)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ug/ 皿。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ug/皿。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人类致癌物质。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欧洲经济共同体(1982)
氨基联苯的量≥1kg,则列为危险品,负责人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限制事故对人及环境的影响。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避免扬尘,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不饮酒,用温水洗澡。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手、足和指甲等部位。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干粉、泡沫。
原料简介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符号 GHS07 GHS08
GHS07, GHS08
信号词 Danger
危害声明 H302-H350
警示性声明 P201-P308 + P313
个人防护装备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危害码 (欧洲) T:Toxic;
风险声明 (欧洲) R45;R22
安全声明 (欧洲) S53-S45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3077 9/PG 3
WGK德国 3
RTECS号 DU8925000
包装等级 I
危险类别 6.1(a)
海关编码 2921499020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