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二硝基苯肼
用作检验醛、酮的试剂及色谱分析试剂
测定醛类、酮类和合成樟脑,测定转氨酶和肝功能。
【用途三】
用作光度法测定醛,酮类的显色剂,薄层色谱法测定醛,酮类的显色试剂。还用作醛和酮的紫外衍生试剂,用于有机合成及炸药制造.
-
中文名2,4-二硝基苯肼
-
英文名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
中文别名二硝基苯肼 | 1,4-二硝苯肼 | 2,4-二硝基酚联胺 | 2,4-二硝基苯胼
-
英文别名
DINITROPHENYL HYDRAZINE DNPH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contains HCl) Ethanol DNP Dinitrophenylhydrzine MFCD00007578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DINITROPHENYL HYDRAZ EINECS 204-309-3 2,4-DNPH Brady's reagent Hydrazine, (2,4-dinitrophenyl)- 2,4-DIBROMO-5-METHYLBENZOTRIFLUORIDE 2,4-Dinitrophenylhydrazine Dnp-hydrazine 2,4-Dinitrofenylhydrazin -
常用名2,4-二硝基苯肼
-
C A S号119-26-6
-
密度1.7±0.1 g/cm3
-
沸点378.6±32.0 °C at 760 mmHg
-
熔点197-200 °C(lit.)
-
化学式C6H6N4O4
-
结构式
1、摩尔折射率:47.85
2、摩尔体积(cm3/mol):119.7
3、等张比容(90.2K):366.3
4、表面张力(dyne/cm):87.6
5、极化率(10-24cm3):18.97
-
闪点182.8±25.1 °C
-
分子量198.136
-
精确质量198.038910
-
P S A129.69000
-
外观形状红色粉末
-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 为安全起见,储存时常以不少于25%的水润湿、钝化。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用作检验醛、酮的试剂及色谱分析试剂
测定醛类、酮类和合成樟脑,测定转氨酶和肝功能。
【用途三】
用作光度法测定醛,酮类的显色剂,薄层色谱法测定醛,酮类的显色试剂。还用作醛和酮的紫外衍生试剂,用于有机合成及炸药制造.
1.将硫酸肼悬浮于热水中,搅拌下加入乙酸钾,将混合物煮沸5min,冷至70℃,加入乙醇。滤出固体,用乙醇洗涤,滤液即肼溶液。将2,4-二硝基氯苯溶于乙醇,加入上述肼溶液,搅拌回流反应1h,冷却后过滤,用乙醇洗去未反应的原料,再用热水洗涤,干燥,得2,4-二硝基苯肼(滤液浓缩可回收部分产品),收率81-85%。
2.将硫酸肼悬浮于热水中,加入乙酸钾,煮沸后冷却,加入乙醇,滤出固体,用乙醇洗涤,得到滤液。将2,4-二硝基苯乙醇加入上述肼溶液中,经过滤、洗涤、干燥、滤液浓缩,得2,4-二硝基苯肼。
3.将2,4-二硝基氯苯用工业乙醇加热至70~80℃进行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下加热至沸,趁热过滤,然后,向70~80℃的滤液中慢慢加入50%的水合肼,边加边搅拌,当加入1/5时反应激烈并开始回流,水合肼加完后,保温回流1.5~2h,每20~30min搅拌一次:
反应结束后,静置冷却至50℃,过滤所得结晶用乙醇泡洗,再用热水洗涤,干燥,即可。
4.将热水加到硫酸肼中,搅拌制成悬浮液,然后加入无水乙酸钾,加热煮沸5min。冷却至70℃,加入乙醇,滤出固体用乙醇洗涤后得肼溶液备用。用乙醇溶解2,4- 二硝基氯苯,边搅拌边滴加备用的肼溶液,加完后回流1h:
反应结束后,冷却结晶,滤出的结晶依次用热乙醇和热水洗涤,即得成品。滤液可回收利用:先浓缩,冷却得到的结晶用正丁醇重结晶。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皮肤有致敏性。本品吸收进入体内后,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紫绀。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654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极易燃烧爆炸。干燥时经震动、撞击会引起爆炸。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毒物渗透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院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
危害码 (欧洲) | F:Flammable;Xn:Harmful; |
---|---|
风险声明 (欧洲) | R1;R11;R22;R40 |
安全声明 (欧洲) | S35-S48A-S45-S36/37-S16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380 4.1/PG 1 |
WGK德国 | 3 |
RTECS号 | MV3325000 |
包装等级 | II |
危险类别 | 4.1 |
海关编码 | 2928000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