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素
Urea是一种强效蛋白质变性剂,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1]。 一种有效的润肤剂和角质层分离剂[2]。 用作利尿剂。 血尿素氮 (BUN) 已被用于评估肾功能[3]。 广泛用于肥料中的氮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产品名称
-
中文名尿素
-
英文名Urea
-
中文别名脲,碳酰二胺 | 碳酰二胺脲 | 碳酰二胺脲 | 碳酰胺
-
英文别名
Carbonyl diamide diaminomethanal Urea UREUM Carbamide EINECS 200-315-5 MFCD00008022 carbonyl diamine Urea (8CI,9CI) -
常用名尿素
-
C A S号57-13-6
物理性质
-
密度1.6±0.1 g/cm3
-
沸点165.1±23.0 °C at 760 mmHg
-
熔点132-135 °C(lit.)
-
化学式CH4N2O
-
结构式
1、 摩尔折射率:13.78
2、 摩尔体积(cm3/mol):49.5
3、 等张比容(90.2K):135.0
4、 表面张力(dyne/cm):55.3
5、 极化率(10-24cm3):5.46
-
闪点53.7±22.6 °C
-
分子量60.055
-
精确质量60.032364
-
P S A69.11000
-
外观形状白色结晶粉末
-
储存条件
1.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
稳定性
-
水溶解性
-
形态白色、无味、无臭的晶体或粉末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Urea是一种强效蛋白质变性剂,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1]。 一种有效的润肤剂和角质层分离剂[2]。 用作利尿剂。 血尿素氮 (BUN) 已被用于评估肾功能[3]。 广泛用于肥料中的氮源,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
制备方法
1.尿素中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1922年,在德国实现了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工业化生产。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胺,再脱水生成尿素。
2.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再脱水生成尿素。
经过净化的氨与二氧化碳按摩尔比2.8~4.5混合送入合成塔,塔内压力为13.8~24.6MPa,温度为180~200℃,反应物料停留时间为25~40min,得到含过剩氨和氨基甲酸铵的尿素溶液(脲液)。经减压、降温,将分离出氨和氨基甲酸铵后的脲液,蒸浓到99.5%以上,然后在造粒塔造粒得到尿素成品。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工艺有4种:荷兰斯塔米卡邦的CO2汽提工艺,意大利斯那姆普罗盖提的NH3汽提工艺,日本三井东压的ACES工艺和意大利蒙特爱迪生的IDR工艺。国外最近开发成功了高效联合法尿素生产新工艺。该工艺是在水溶液循环法基础上做重大改进形成的。其规模可大可小,特别适合我国中、小氮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转产。其吨尿素的各项消耗指标几乎毫不逊色于上述先进流程的指标。其工艺流程如下:
3.氰氨化钙在硫酸作用下生成氰胺,然后与水生成脲:
经脱色、重结晶即得成品
安全提醒
MSDS
|
原料简介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Gloves;type N95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 |
---|---|
危害码 (欧洲) | Xn,Xi |
风险声明 (欧洲) | 36/37/38-40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6-S36-S24/25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WGK德国 | 1 |
RTECS号 | YR6250000 |
海关编码 | 3102100001 |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