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氰酸
可作灭柑橘树害虫的特效农药。制造氰化物,用于仓库和船舶等消毒。还用于合成丁腈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有机玻璃及钢铁表面渗氮。
产品名称
-
中文名氢氰酸
-
英文名hydrogen cyanide
-
中文别名甲腈、氰化氢
-
英文别名
-
常用名
-
C A S号74-90-8
物理性质
-
密度0.697
-
沸点257°C
-
熔点-132°C
-
化学式
-
结构式HCN
-
闪点
-
分子量27.04
-
精确质量
-
P S A
-
外观形状无色透明液体或气体,具有苦杏仁气味
-
储存条件宜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专用仓库中,应与其他仓库隔离。
-
稳定性易挥发
-
水溶解性易溶于水
-
形态
-
H L B值
-
粘度
-
PH值
作用/用途
可作灭柑橘树害虫的特效农药。制造氰化物,用于仓库和船舶等消毒。还用于合成丁腈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有机玻璃及钢铁表面渗氮。
制备方法
氰化钠法将氰化钠与硫酸直接发生反应,经冷凝并加入少量无机酸作稳定剂,即得氢氰酸产品,其反应式如下:
2NaCN+ H2S04--Na2SO4 +2HCN
安全提醒
浓度高时急性中毒,几乎会立即失去知觉,发生呼吸麻痹,不久出现心脏麻痹。浓度较低时,中毒最初阶段:喉咙搔痒,口中有苦辣味道、流涎、头晕,胃部感到发热、恶心、呕吐,有大便感觉,呼吸加快,加深,头部充血,心悸等。之后进人呼吸困难、痉挛、麻痹或窒息阶段。慢性中毒表现为头痛、乏力、易疲劳、全身不适、头晕、多汗、恶心、上腹部痛、消化不良、四肢及心脏疼痛、心动过速。对皮肤表现出弱刺激作用,进人眼内可引起局部的刺 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为0. 3mg/m3。致死量为1mg/kg(体重)。中毒事故发生时,应速将患者抬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服,安静、保温,用解毒剂连续进行解毒治疗。首先吸人滴在棉花上的亚硝酸异戊 酯,然后静脉注射10~ 15mL、2%NaNO2溶液或50mL蓝色蒙,经3~5min后,再静脉注射30%硫代硫酸钠溶液50mL.每10min以半量重复给子解毒剂,2~3次。同时给患者吸氧,待出现呼吸
恢复后住院治疗。工作时可采用B型过滤式工业用防毒面具,当氰化氢浓度为(10士1)mg/L时,防护时间为30min。带有对烟和粉尘有效的防护过滤器,防护时间为70min。必须用橡胶及塑料保护皮肤,必须保证氰化氢排出装置的密闭性。应在危险地区采取监测和音响警报,当氰化氢浓度达5mg/m3时,发出指示不应晚于6min。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所有工人必须了解氰化物的有害作用及对患者的急救措施,每年进行定期体检。
恢复后住院治疗。工作时可采用B型过滤式工业用防毒面具,当氰化氢浓度为(10士1)mg/L时,防护时间为30min。带有对烟和粉尘有效的防护过滤器,防护时间为70min。必须用橡胶及塑料保护皮肤,必须保证氰化氢排出装置的密闭性。应在危险地区采取监测和音响警报,当氰化氢浓度达5mg/m3时,发出指示不应晚于6min。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所有工人必须了解氰化物的有害作用及对患者的急救措施,每年进行定期体检。
MSDS
原料简介
无色透明液体, 易挥发,具有苦 杏仁气味。相对密度0. 697(18C)。熔点 -132C。沸点257°C。 能与乙醇、乙醚、甘油、氨、苯、氯仿和水等混溶。弱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其水溶液沸腾时,部分水解而生成甲酸铵。在碱性条件下,与醛、酮化合生成氰醇,与丙酮作用生成丙酮氰醇。气态氢氰酸般不产生聚合,但有水分凝聚时,会有聚合反应出现,空气(氧)并不促进聚合反应。液态氢氰酸或其水溶液,在碱性、高温、长时间放置、受光和放射线照射、放电以及电解条件下,都会引起聚合。聚合开始后,产生的热量又会引起聚合的连锁反应,从而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引起猛烈的爆炸,爆炸极限40%~56%(体积)。其蒸气燃烧呈蓝色火焰。空气中有氢氰酸存在时,用联苯胺乙酸铜试纸 测定呈蓝色反应,用甲基橙氯化汞(II )试纸测定由橙色变粉红色,用苦味酸-碳酸钠试纸测定由黄色变为茶色。剧毒!
应用范围
毒性和生态
安全信息
是否危险品
危险性
本品易燃,剧毒
危险类别码
危险等级
触发危险方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环境影响程度
包装与储运
用内有填充剂、 稳定剂的铁罐,密封包装,每桶净重lkg.包装上应有的显的“剧毒品”标志。
相关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