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知识:
耐碱分层与不耐碱的区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概述:

我们在生产除油粉或者除油剂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考虑效果和成本问题,我们必须要添加很多碱去制作成品,那么问题来了,若表面活性剂增溶性不够强大,除油粉或者除油剂生产出来将会差强人意

头像 除蜡除油原材料13168085887

详细知识介绍 下载知识

耐碱与不耐碱的区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我们在生产除油粉或者除油剂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各种表面活性剂,考虑效果和成本问题,我们必须要添加很多碱去制作成品,那么问题来了,若表面活性剂增溶性不够强大,除油粉或者除油剂生产出来将会差强人意,可能会淅出来,漂浮在除油剂上面,也有可能直接把除油剂体系破坏掉,变浑浊,使得除油无效无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第一,原料淅出来漂浮在原液上,并不说明原料不耐碱,原料只是没有增溶效果,当使用的碱超过原料的饱和值,原料不能与碱完全相溶和,原液将会产生这种分层不相溶的现象,此时的除油剂其实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要酌量用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原液将呈透明状态,并无明显示淅出漂浮,但是问题又来了,用水稀释后,原液中除油原料的总含量也会被稀释,此时我们需要加大开槽量,例如稀释前是5%开槽,那么稀释后则需10%开槽才能达到效果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添加增溶剂,在制作除油剂或者除油粉的时候,利用增溶剂的特性增溶,调配出增溶剂与各种碱相加入后的最佳相溶比例,这样将不用担心淅出来漂浮这个问题,市面上的增溶剂不少,最好能寻找到既耐碱又能增溶的表面活性剂,例如AG1202精油乳化剂。

第二,在制作除油剂过程中,原液直接变浑浊,这个现象说明其中有原料已经被高碱破坏体系,俗称“烧坏了,”则说明原料是不耐碱的,此时我们需要更换耐高碱的原料使用,或者使用月桂醇磷酸酯MAE+AG1202精油乳化剂搭配使用。

另外有个小建议,可作为提醒作用:

温度越高,原液中的原料越容易淅出来,因此生产除油剂或者除油粉在不宜加温。

声明:本知识已通过工程师严格审核理论可行性,但由于行业知识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作者可注明版权,原创等文字);本平台不承担过失责任!如发现恶意发布不实内容收费阅读,可向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投诉,平台将严肃处理。
肖工发布的配方
该专家暂未发布配方
肖工发布的知识
该专家暂未发布知识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