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密度在一定温度下(20℃)该物质的密度称为相对密度。2、熔点与凝固点物质在液态到固态达到平衡时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凝固点。对于液体变为固体时的瞬时温度称为凝固点或冰点,相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也是一致的。3、结晶点指液体在冷却过程中,由液态开始转变成为固态的起始温度4、沸点液体受热开始发生沸腾时的温度,一般而言,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5、升华固态(结晶)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气态(蒸汽)的现象。如冰、碘、硫、萘、樟脑、氯化汞等都可在不同的温度下升华。6、折射率/折光率折光率是指有机化合物最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它能精确而方便地测定出来,作为液体物质纯度的标准,它比沸点更为可靠。折光率也用于确定液体混合物的组成。7、闪点闪点又称闪燃点,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是指可燃性液体加热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8、燃点燃点又称着火点,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是指可燃性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点火会立即着火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易燃液体的燃点高于闪点1~5℃。闪点越低,燃点与闪点之间的差别越小。8、自燃点可燃性物质在没有接触明火就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比如:白磷的自然点在40℃左右,夏天室温高达40℃就会自然。9、爆炸极限可燃气体、液体的蒸气或可燃固体的粉尘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与空气或氧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一定的浓度范围,称作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10、粘度粘度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摩擦阻力,其大小有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一般是动力粘度的简称,其单位是帕.秒(Pa.s)或毫帕.秒(mPa.s)。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者区别,不能混淆。一般表面处理行业统称得粘度大多指运动粘度。11、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种物质原料在另一种一定量物质中溶解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固体或液体的溶解度,一般用100g溶剂或水中能够溶解物质原料的克数表示。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每升溶剂或水中所溶解气体的毫升数表示。12、表面张力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处于向内一种力作用下,这种力是液体尽量缩小其表面积而形成平行于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或者说是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内的相互牵引力,它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纯度和温度有关。比如:水的表面张力比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大,说一般会以水珠的形式存在。
来源:说化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