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陶化剂与磷化剂的主要成分特点与区别

点赞 1 收藏 0

陶化剂与磷化剂的主要成分特点与区别

陶化产品介绍

  即纳米陶瓷复合转化剂
  1、陶化的厚度30—80纳米。
  2、陶化液同金属表面所结合的产物称为陶化膜。
  3、陶化即有硅烷技术也有镐盐技术。
  4、消耗量低、稳定性好、技术标准超过三价铬和六价铬;
  国家对铬的排放标准为万分之0.05;
  镐盐是极难溶于水、极难溶于酸的物质;
  硅丸是有机物,且对工艺要求较高,只能用去离子水,所以硅丸稳定性极差,且有渣。
陶化的主要成分
  1、锆盐
  2、硅烷
陶化的特点
  1、生产过程中不能带有酸性物质。
  2、EDT检测(即陶化碘检测)。
  3、PH检测法 PH=5。
  4、陶化的最佳值5左右。
陶化与磷化的工艺区别
  1、陶化可以绝对常温。
  2、陶化工艺中取消了表调。
  3、渣量微渣,对设备损伤小,可延长设备寿命。
  4、磷化的PH值=2—3 陶化的PH值=5。
  5、陶化可回流水流,循环使用,可节约能源30%左右。
  6、操作中只需测试PH值和陶化点:4.5—5之间。
陶化与磷化的效果区别
  1、磷化后工件表面有一层粉尘,而陶化之后不会有粉尘现象出现。
  2、磷化附着力一般是1—2级,陶化液附着力为0级。
  3、陶化耐蚀性优越于磷化。
  4、磷化是堆积在工件表面,陶化是通过转化并结合在金属表面,陶化中性盐雾试验240小时。
  5、涂层更薄,成本更低、抗冲击力更好。
  6、陶化不含磷、硝酸盐、亚硝酸盐。
  7、磷化颜色为:灰白、灰。
  8、陶化颜色:无色、蓝紫。
  9、出现颜色差异因素的原因主要由浓度决定。
  10、陶化的重要三大体系:镐盐、硅烷、复合型。我们公司所研发的陶化为复合型即几种金属材料可同时在一起。
  特点:环保性(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