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塑料电镀前处理详解钯活化敏化

关键词: 电镀敏化
塑料电镀前处理分步详解(四)钯活化/敏化 一、敏化的目的:
为后续化学镀提供一个催化作用,促使后工序化学镀在素材表面发生还原反应,析出金属。
二、敏化的原理:
利用氯化亚锡对氯化钯的还原作用,以四价锡离子与金属钯形成胶体状络合物。使金属钯吸附到非金属表面,然后在清洗过程中使金属钯显露出来,形成钯的金属核成为化学镀镍的催化剂。
三、重点注意事项:
1、在正常的催化液中,氯化亚锡对钯离子的还原,形成了胶体钯和锡酸胶体,此时锡酸胶体是钯的保护体,使胶体钯活化液稳定。要经常保持锡离子过量和有足够的酸度。
2、酸度越高,活性越好(HCl:250ml/L-300ml/L),当PH值在2以上时,氯化亚锡易水解成四价锡及氢氧化锡,使药液混浊呈白色,最终造成镀液分解。
3、温度越低,活性越好(控制在25℃左右为宜)。
4、铬含量不能超过500PPM,它会影响钯离子的沉积速度,过高时易使镀液分解。
5、活化液活性差、活化后清洗过度也可能引起结合力变差。
四、控制不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及影响:
1、酸度太低会造成活性低,在电镀不良中就表现出“漏镀”,而且会造成氯化亚锡水解成四价锡,药水慢慢失效,最终可能造成报废。
2、酸度太高会造成盐酸挥发严重,影响车间空气,将给电镀产品带来不确定性的不良隐患。
3、敏化前水洗不干净(藏“黄水”),造成挂具位置或盲孔位置漏镀。还将造成六价铬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还将造成镀液报废。
4、敏化时间太短,造成胶体钯吸附不够,将造成漏镀。
5、敏化时间太长,将造成阻镀位置或电镀挂具上镀,影响电镀质量。
6、注意保持车间通风,防止空气中形成“铬雾”,有“铬雾”必有黑点漏镀。
7、敏化药水一定要检测药水的活性,否则加再多的钯水也不能取得良好的电镀效果。
五、特别说明:
1、敏化之前已经省去“中和”“预浸”等工序;
2、中和与预浸的主要目的都是尽量除去六价铬及减少六价铬的带入。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奥巴驴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赞
0
收藏
0
下载
5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