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氰化镀铜的工件发暗,并产生污斑(在短时间生产后)

可能原因:阳极钝化

原因分析:氰化镀铜在刚生产时,镀层光亮。但经过短时间电镀后,工件就出现该异常,经分析槽液成分,含量正常。经分析产生该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由阳极纯化造成的,现象是在电镀1h后,镀件出现污染、发暗。长时间电镀后,槽液内铜含量开始降低,游离氰化钠上升,氢氧化钠严重耗损。

经检测分析,游离氰化钠含量、镀液温度、阴阳面积比均正常,那么阳极纯阳钝化主要是由阳极袋造成的。如阳极袋太厚,或使用中阳极袋眼子堵塞。

处理方法:a. 钝化后的铜阳极处理。

1)将阳极取出刷洗,除去表面的钝化膜,然后在氰化物镀铜液中(不通电)浸几分钟;

2)增大阳极面积,以降低阳极电流密度;

3)提高镀液氰化钠的含量;

4)加入适量的酒石酸盐,并适当提高操作温度。

b.定期清洗阳极袋,加强氰化镀铜液的预定保养。

c.采用周期换向或间歇断电,对减缓阳极钝化极有帮助,同时还能减少槽液对杂质的敏感性,增大光亮范围,改善镀层质量,使镀层厚度均匀、平整、孔隙少,允许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并能获得较厚且质量较好的镀层。由于当工件作为阳极时,结晶成长中断,镀层表面活泼和突出的部位被溶解,当工件作为阴极时,镀层就靠新的晶核的产生而沉积,这样就形成紧密、平整、细致的镀层。常用的换向周期(阴极与阳极之间)为10S:1S、20S:5S或25S:5S等,同时注意,阴极周期的电流密度应比阴极周期的电流密度略低一些。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禾川化学技术服务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赞
0
收藏
0
下载
2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