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原因:重金属杂质过多
原因分析:氰化镀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积累过多,造成镀液被污染,当铜杂质超过5g/L或铅杂质超过0.5g/L时,对低电流密度区影响较大,镀层发暗,严重时产生黑色条纹。
处理方法:用小电流电解(0.1~0.2A/dm2)。
(2)可能原因:工件基体质量差
处理方法:a.提高工件基体的纯度和表面光洁度;
b.增加铜镀层或镀铜后再抛光。
(3)可能原因:镀液温度过低
原因分析:当镀液温度低于20℃时,光亮镀银的光亮剂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当温度低于5℃时,电流效率急剧下降,严重时镀层呈黄色并且有花斑及条纹。
处理方法:提高镀液温度至工艺标准。
(4)可能原因:有机杂质过多
原因分析:过多的有机杂质会使镀层出现变暗、条纹等缺陷。
处理方法:a.加入1~3mL/L 300,4的双氧水,充分搅拌;
b.加热至50~60℃,保温1h;
c.加3~5g/L活性炭(分三次加入,每次间隔10min),
d.静置3h,过滤;
e.分析调整镀液成分,补加光亮剂;
f.电解2~4h,试镀。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