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氰化镀银故障分析:镀层镀不厚或镀层不均匀

1)可能原因:温度太低

原因分析:在一定工艺范围内,提高温度可相应地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加快银的沉积。但温度太高,银层结晶疏松,镀层粗糙,光亮剂的分解和消耗加快,在光亮镀液中得不到光亮镀层,表面发乌;温度过低,电流密度的上限降低,沉积速度下降,严重时镀层呈黄色并有花斑及条纹。

处理方法:提高镀液的温度至工艺标准。

2)可能原因:无碳酸盐

处理方法:补加K2C03

3)可能原因:银含量过低

原因分析:在氰化镀银工艺中,常用的银盐有氰化银、银氰化钾、氯化银、硝酸银,镀液中的银是以银氰络离子形式存在的,含银量的高低,对镀液的导电性、分散能力和沉积速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配方中,金属银的含量在20~45g/L之间。银含量太高,使镀层结晶粗糙、色泽发黄,滚镀时还会产生橘皮状镀层;银含量太低,会降低电流密度上限,沉积速度减慢,生产效率下降。

处理方法:分析调整镀液成分。

4)可能原因:槽内镀液上、下浓差大

原因分析:槽内镀液不均匀,上稀下浓,浓差极化较大。

处理方法:采用阴极移动、搅拌和连续过滤镀液,保证镀液成分均匀。

5)可能原因:导电触点接触不良

处理方法:加强各导电接触点和挂具的维护保养。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禾川化学技术服务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赞
0
收藏
0
下载
4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