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金属表面处理中铝合金压铸件前处理方法与配方

点赞 0 收藏 0
一般铝合金压铸件含硅较高,表面常有小气孔和缝隙存在,为了获得高装饰性外观,需机械抛光。由于铝合金的硬度较低,机械抛光轮要柔软而有一定弹性,以免机械抛光时零件边角变形。前处理主要有有机溶剂脱脂、碱蚀、酸蚀,浸H·S·F液等处理。
    2.1 有机溶剂脱脂
    一般采用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脱脂,以溶解矿物和抛光膏,也可用洗涤剂溶液擦洗。
    2.2 碱蚀
    为了除去零件表面轻微油脂和Al2O3薄膜,在弱碱液中进行腐蚀,以暴露铝合金基体并产生微观粗糙度。但溶液碱性不宜太强,同时要严格控制碱蚀液的温度和碱蚀时间,以免产生过腐蚀的现象,碱蚀工艺条件如下:
    Na2CO3    30g/L
    Na3PO4    30g/L
    添加剂    2~4g/L
    OP-10乳化剂  0.5~1mL/L
    温度      75~85℃
    时间      30~60s
    2.3 酸蚀(除灰)
    铝合金压铸件在热碱蚀溶液中腐蚀时,由于铝的化学溶解和合金元素Si的不溶解,在零件表面上会残留一层附着的黑色膜,为了彻底除去这层膜,必须在以下混合酸中处理:
    HNO   33份
    HF    1份
    水    少量
    温度    室温
    时间    20~40s
    2.4 浸H·S·F液
    H·S·F液是浸锌溶液的改进,是我们自行研制的专用于铝件表面预处理的溶液,所获得的多元合金层结构紧密,结晶细致,孔隙较小,结合力良好,而且浸H·S·F溶液后可以直接光亮镀镍,简化了电镀工序,其工艺规范如下:
    H·S·F   浓缩液500mL/L
    水    余量
    温度    15~30℃
    时间    30~40s

关键词: 前处理表面处理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