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铝合金除垢剂配方解析

点赞 0 收藏 0
铝合金除垢剂是一种用于去除铝合金表面氧化物和污垢的化学制剂。它具有温和而有效的特性,可以在不损害铝合金表面的情况下去除附着物。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除垢剂配方,可以帮助您有效地清洁铝合金材料。

1. 酸性成分
磷酸(H₃PO₄):温和酸性,能溶解水垢和氧化物,同时形成保护膜,防止进一步腐蚀。

柠檬酸(C₆H₈O₇):有机酸,对铝合金腐蚀性低,适合轻度除垢。

2. 缓蚀剂
苯并三氮唑(BTA):有效防止铝合金腐蚀,尤其在酸性环境中。

硅酸钠(Na₂SiO₃):提供碱性环境,减少酸性对铝合金的腐蚀。

3.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帮助渗透污垢,提升除垢效果。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Tween系列):增强润湿和渗透能力。

4. 螯合剂
EDTA(乙二胺四乙酸):与水垢中的金属离子结合,防止重新沉积。

柠檬酸钠:辅助螯合,增强除垢效果。

5. 溶剂
去离子水:作为主要溶剂,确保成分均匀混合。

6. 增稠剂(可选)
羧甲基纤维素(CMC):增加粘度,便于涂抹在垂直表面。

典型配方示例:
磷酸:5-10%

柠檬酸:3-5%

苯并三氮唑:0.1-0.5%

硅酸钠:1-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2%

EDTA:0.5-1%

去离子水:余量

使用注意事项:
浓度控制:避免过高浓度,防止腐蚀。

时间控制:浸泡时间不宜过长,防止过度腐蚀。

清洗:使用后需彻底清洗,避免残留。

防护:操作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总结:
铝合金除垢剂配方需平衡除垢效果与防腐蚀性能,通过合理搭配酸性成分、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螯合剂,确保安全高效地去除污垢。
调查问卷 反馈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