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锈钢与不锈铁的成分与特性差异
不锈钢和不锈铁的主要区别在于含镍量。不锈钢能抵御多种介质的腐蚀,而不锈铁的耐蚀性较低。 不锈铁,作为不锈钢的一个子类,其型号包括409、410、430和444,它们都属于马氏体或铁素体不锈钢的范畴。这些不锈钢在磁性方面表现出吸铁石的特性,即具有磁性。而另一方面,奥氏体不锈钢的型号则有201、202、304、321和316L等,它们并不显示磁性。
专业视角 -
高温锰系磷化常见问题分析
高温锰系磷化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磷化膜结晶粗糙、不均匀、耐蚀性差、反应无法停止等,主要与工艺参数控制(如酸比、温度、时间)及槽液管理(如亚铁离子含量、表调效果)密切相关。
专业视角 -
金属表面处理中钢铁的磷化处理注意事项
钢铁磷化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钢铁的耐蚀性、作为油漆的底膜以及在某些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作用。磷化处理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转化膜,即磷化膜。为确保磷化处理的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
专业视角 -
不锈钢酸洗钝化技术分析详解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得益于钢中添加的高含量Cr元素,如316L不锈钢中的Cr含量达到16.00~18.00%。这些Cr元素在钢表面迅速氧化,形成致密的Cr2O3氧化膜,从而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然而,不锈钢的防护并非一劳永逸,其表面的钝化膜需要得到妥善保护。一旦钝化膜受损,不锈钢便可能遭受腐蚀。
专业视角 -
镀中三价铬与六价铬从产品质量颜色环保有什么区别
六价铬钝化工艺有很多优点,如很高的耐蚀性,自我修复耐蚀性的自愈能力,能容易钝化出银白、蓝白、五彩、军绿色、黑色等颜色,原料来源广泛而且价廉。但六价铬是致癌物,对环境与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性。
专业视角 -
铸铁磷化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为了改善铸铁的防锈能力,研究人员开发了中温锰锌钙系磷化工艺。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磷化膜的性能与工艺条件的关系,并探讨了磷化机理。优化工艺参数包括:总酸50点,酸比18,硝酸钙含量0.5g/L,表调时间40秒,磷化时间10分钟。在此工艺参数下,硫酸铜点滴可达28分钟,耐蚀性能在中性盐雾试验中表现良好。
专业视角 -
新型常温磷化技术
磷化处理是指用酸性磷酸盐溶液处理金属,经过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主要由难溶磷酸盐组成的膜层,其目的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金属的耐蚀性和抗粘着磨损能力。由于磷化处理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成本低廉,故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航空、造船以及家庭日用品制造等工业。石油钻采工具在设计和加工制造时,对连接螺纹都要求进行磷化处理,中石油行业标准《钻具螺纹电刷镀镀铜和磷化方法(SY/T5711─95)》明确规定了石油钻具螺纹的磷化方法及标准。
专业视角 -
铝合金常见的5种表面处理工艺研究
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防生锈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我们就来谈铝合金,铝合金有很多类,用途不同它的硬度就不同。所以铝合金表面处理很重要,铝合金本身就耐磨性高,如果对铝合金表面处理,它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就会更高,我们来看看常见的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专业视角 -
你知道盐雾试验标准72小时相当多少年吗?
盐雾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在腐蚀环境下的耐蚀性能的常见测试方法。通常,盐雾试验会模拟海洋环境的腐蚀情况,以检测材料的耐腐蚀能力。在盐雾试验中,通常会把试样置于盐水雾化的环境中一定时间,观察试样的表面是否发生腐蚀变化来评估材料的性能。
专业视角 -
磷化膜主要成分组成与性质以及耐蚀性检测
锌系 Zn(H2PO4)2 磷酸锌和磷酸锌铁 浅灰→深灰 1-60 锌钙系 Zn(H2PO4)2和 Ca (H2PO4)2 磷酸锌钙和磷酸锌铁 浅灰→深灰 1-15 锰系 Mn(H2PO4)2 和Fe(H2PO4)2 磷酸锰铁 灰→深灰 1-60 锰锌系 Mn(H2PO4)2 和Zn(H2PO4)2 磷酸锌、磷酸锰、磷酸铁混合物 灰→深灰 1-60 铁系 Fe(H2PO4)2 磷酸铁
专业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