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每天实时发布表面处理材料市场情报,把握市场行情脉动!(信息仅供参考,风险自控)———————————————————————————————————————————————
产品相关信息资料:
亚硝酸钠名称
中文名 亚硝酸钠
英文名 sodium nitrite
中文别名 生物素.维生素B7 | 亚硝酸根离子 | 亞硝酸根標準液
英文别名 更多
亚硝酸钠物理化学性质
密度 1.29 g/mL at 25 °C
沸点 320 °C
熔点 271 °C(lit.)
分子式 NNaO2
分子量 68.995
精确质量 68.982674
PSA 52.49000
LogP 0.25060
外观性状 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露物。
稳定性
1.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
2.易潮解,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硝酸钠。本品是食品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摄入大剂量的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输氧能力,造成身体组织缺氧,直至死亡。
3.吸湿性很强。常温下在空气中氧化极为缓慢,加热至320℃以上分解释放出氮气、氧气、一氧化氮,最终生成氧化钠。与有机物接触易燃烧和爆炸。晶体亚硝酸钠在160~162℃间有一转化点,此时膨胀性,导电性、比热和压电性等物理性质均发生变化。易溶于水和液氨,其水溶液呈碱性(PH=9)。微溶于无水乙醇、甲醇、乙醚。露置于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硝酸钠。加热到320 ℃以上分解放出氧气、氧化氮,最终生成氧化钠。与有机物接触易燃烧和爆炸。有毒!
4.易吸水,应保存于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在空气中亚硝酸盐很容易被氧气氧化。NaNO2溶液很不稳定,不能长时间保存。NaNO2遇酸会形成弱酸,并产生棕色气体N2O3。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口尝。
5.NaNO2遇到不同的无机酸或羧酸会产生HNO2,在大多数的有机合成中,NaNO2都是以不稳定的HNO2形式参与反应的,而涉及到HNO2的反应通常很复杂,因为在溶液中还存在N2O3、ON+等。包括NOX、RNH2在内的一系列化合物都能发生重氮化和亚硝基化反应。
与氨及相关物质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NaNO2的HCl溶液与氨反应能很快进行,而且多数下能定量反应。对伯胺而言,反应产生重氮离子中间体,然后消除一分子的N2形成碳正离子,再进一步与亲电试剂反应。
而当分子中存在多个亲核官能团时,所形成的重氮基团则可能继续反应,在NaNO2作用下,伯胺首先形成重氮盐,然后与仲胺发生关环反应。
C-亚硝化反应 烷烃的中心碳一般不发生亚硝化反应,除非连有酰基、芳酰基、羰基、羧基、硝基、氰基、亚氨基或苯基等吸电子基团。一般的产物是亚硝胺或肟,硝基的邻位碳在NaNO2作用下生成肟 (式3)。式4则是碳原子部位发生亚硝化,产物为亚硝胺。
用NaNO2的HCl溶液对酚进行亚硝化会得到相应的亚硝基化合物。例如,苯酚一般生成4-亚硝基苯酚,同时会有少量2-取代的异构体 (约10%),而2-萘酚则会生成1-亚硝基-2-萘酚。如果用NaNO2与NaOH先作用后再加入乙酸,则可以在芳香环上直接引入亚硝基。
N-亚硝化 NaNO2除了可使碳原子发生亚硝化,也可使氮原子发生亚硝化,在加热条件下,产物可脱去一分子氮气而转化为酯类化合物。
氧化反应 在催化剂等的作用下,NaNO2可将伯醇、仲醇等化合物氧化为相应的醛、酮。
除了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以外,NaNO2同样可以参与还原反应,如亚硝酸根能够转化为硝酸根,进而实现对某些化合物的还原。
6.稳定性 稳定
7.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
8.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9.聚合危害 不聚合
10.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
水溶解性 820 g/L (20 ºC)
分子结构
1、摩尔折射率:无可用
2、摩尔体积(cm3/mol): 无可用
3、等张比容(90.2K):无可用
4、表面张力(dyne/cm):无可用
5、极化率:无可用
计算化学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52.5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3.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更多
1.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2.pH值:9(水溶液)
3.熔点(℃):271
4.沸点(℃):320(分解)
5.相对密度(水=1):2.17
6.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亚硝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nitrite
中文名称 2 :
英文名称 2 :
技术说明书编码:
597
CAS No. :
7632-00-0
分子式:
NaNO2
分子量:
69.01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亚硝酸钠
≥ 99.0%
7632-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 ℃,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
0.1
TLVTN :
未制定标准
TLVWN :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 : 工业级 、试剂级均为 : 一级≥ 99.0 % ; 二级≥ 98.0 %。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pH :
熔点 ( ℃ ) :
271
沸点 ( ℃ ) :
320( 分解 )
相对密度 ( 水 =1) :
2.17
相对蒸气密度 ( 空气 =1) :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 (kPa) :
无资料
燃烧热 (kJ/mol) :
无意义
临界温度 ( ℃ ) :
无意义
临界压力 (MPa) :
无意义
辛醇 / 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 ℃ ) :
无意义
引燃温度 ( ℃ ) :
无意义
爆炸上限 %(V/V) :
无意义
爆炸下限 %(V/V) :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320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 85 mg/kg( 大鼠经口 )
LC50 :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51525
UN 编号:
150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3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 )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化劳发 [1992] 677 号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 劳部发 423 号 ) 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 将该物质划为第 5.1 类氧化剂。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 修改日期:
亚硝酸钠毒性和生态
亚硝酸钠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LD50:180mg/kg(大鼠经口)
LC50:5.5mg/m3(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经眼:500mg(24h),轻度刺激。
3.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属250μg/皿。程序外DNA合成:人Hela细胞6mmol/L。DNA抑制:人成纤维细胞2000ppm。DNA损伤:小鼠淋巴细胞105m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猴肝265mg/L。
4.致畸性 大鼠孕后10~19d,腹腔内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400mg/kg,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血液和淋巴系统发育畸形(包括脾和骨髓)。小鼠多代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480mg/kg,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亚硝酸钠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亚硝酸钠用途
【用途一】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防腐剂
【用途二】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剂、防腐剂等
【用途三】
用于肉制品加工中作发色剂
【用途四】
用作普通分析试剂、氧化剂和重氮化试剂,还用于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用途五】
亚硝酸钠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发色剂。它在肉中所含的乳酸的作用下游离出亚硝酸,进而分解出亚硝基(一N0),后者能与肌红蛋白生成鲜红的亚硝基肌红蛋白而起护色的作用,并能产生特殊的风味。亚硝酸钠还能抑制多种厌氧性梭状芽孢菌,特别是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的抑制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腌制畜、禽肉类罐头和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腌制盐水火腿,残留量为0.07g/kg,也可用于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
【用途六】
肉类发色剂;抗微生物剂;防腐剂。
在日本可用于肉类罐头、洋火腿、香肠、培根肉、咸牛肉等肉制品。可使用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烟酰胺等作为发色助剂。参考用量
【用途七】
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可用于肉类罐头、肉类制品。在肉制品中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作用(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抑制作用),能提高腌肉的风味。可作防腐剂。
【用途八】
用于冰染染料、硫化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助染剂、H发孔剂的生产。也用于生产氨基偶氮苯、对位氨基苯酚等中间体。还用于有机颜料生产,如银珠R、鲜艳大红、大红粉、烛红、甲苯胺紫红、猩红色淀、立索尔大红、紫酱色淀CK等。医药工业用于制造乙胺嘧啶、氨基吡啉等。用于生产香兰素。用作丝绸和亚麻的漂白。织物染色的媒染剂。还用于金属热处理和电镀缓蚀剂。用于切削油、润滑油、抗冻液、液压系统。
【用途九】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防腐剂。
亚硝酸钠作用
【作用一】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防腐剂
【作用二】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剂、防腐剂等
【作用三】
用于肉制品加工中作发色剂
【作用四】
用作普通分析试剂、氧化剂和重氮化试剂,还用于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作用五】
亚硝酸钠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发色剂。它在肉中所含的乳酸的作用下游离出亚硝酸,进而分解出亚硝基(一N0),后者能与肌红蛋白生成鲜红的亚硝基肌红蛋白而起护色的作用,并能产生特殊的风味。亚硝酸钠还能抑制多种厌氧性梭状芽孢菌,特别是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的抑制作用。我国规定可用于腌制畜、禽肉类罐头和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0.15g/kg;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kg,腌制盐水火腿,残留量为0.07g/kg,也可用于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g/kg。
【作用六】
肉类发色剂;抗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日本可用于肉类罐头、洋火腿、香肠、培根肉、咸牛肉等肉制品。可使用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半胱氨酸、烟酰胺等作为发色助剂。参考用量
【作用七】
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可用于肉类罐头、肉类制品。在肉制品中对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一定作用(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有特殊抑制作用),能提高腌肉的风味。可作防腐剂。
【作用八】
用于冰染染料、硫化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碱性染料、助染剂、H发孔剂的生产。也用于生产氨基偶氮苯、对位氨基苯酚等中间体。还用于有机颜料生产,如银珠R、鲜艳大红、大红粉、烛红、甲苯胺紫红、猩红色淀、立索尔大红、紫酱色淀CK等。医药工业用于制造乙胺嘧啶、氨基吡啉等。用于生产香兰素。用作丝绸和亚麻的漂白。织物染色的媒染剂。还用于金属热处理和电镀缓蚀剂。用于切削油、润滑油、抗冻液、液压系统。
【作用九】
用作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电镀缓蚀剂,医药上用作器械消毒、防腐剂。
说化有益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说化有益: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 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7808880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