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讯
这严查严抓的生态环保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大小小的行动。从大数据智能摸排,到夜间蹲守、或者是进行有奖举报等等措施,在环境保护这条路上一直在进行,一直没停过。
案情回顾:
2020年3月27日,海门生态环境执法局接三厂工业园区举报,某原材料厂旧厂房内有电镀黑作坊,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勘察。因黑作坊一直紧闭大门在夜间偷偷生产,执法人员从4月1日起,会同海门市公安局开始夜间蹲守,并对电镀窝点展开外围调查,沿河摸查非法排污口。4月6日凌晨,窝点工人向渗坑倒入废水,被蹲守的执法人员抓获。经查,该旧厂房内聚集了五家电镀黑作坊,每家都在地面挖了一个渗坑,将电镀废水倒入渗坑中排放,随后,环境监测人员对窝点内外的多处渗坑进行采样。近期相关部门介绍案子有了新的进展。
调查与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39条明确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两高”《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五项规定,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这五家电镀黑作坊涉嫌犯下“环境污染罪”,公安机关于现场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对8名涉案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对仲某、陈某、袁某、郭某以涉嫌采取通过渗坑及暗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立案查处,对吴某以涉嫌采取通过裂隙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立案查处。
典型意义
在本案中,五家电镀黑作坊将产生的电镀废水通过厂房内挖出的渗坑排放,妄图通过关起门来偷偷生产的办法逃避环保监管,然而最终也没能逃过法律的严惩,由于犯下了污染环境罪,等待这些涉案嫌疑人的,将是牢狱之灾。
环保部门在加大日常监察执法和不定期现场检查力度的同时,会从举报线索中梳理出可能存在的环境违法信息,顺藤摸瓜,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同时,面对情节严重或者局面棘手的违法行为,环保部门通过与司法部门的衔接配合,联合办案,积极利用公安机关的侦查手段,引导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近年来,环保部门一直在持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依法严惩,起到查处一件、震慑一批的作用。 全国范围的生态环保局在执行,在排查、在行动、在保卫家园;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尤其是企业,更需要有大的格局。
来源:环评那些事 关键词:电镀 电镀黑作坊 表面处理联盟编辑发布
说化有益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说化有益: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 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7808880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