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艺流程
脱脂----水洗------二次水洗-----酸洗活化-----水洗------二次水洗------预镀镍------水洗(回收)-----水洗------镀酸铜--------水洗------二次水洗------封闭或进入下一工序-----干燥---检验---入库
1、 脱脂(略)要求:工件表面无油膜吸附。
2、 水洗:(略)一次回收用纯净水
3、 酸洗活化(略)要求:表面无氧化膜,基体保持活性状态。
二、氯化物镀镍工艺
(一)工艺范围: 标准
氯化镍 225-300 g/L 260 g/L
醋酸铵 40-60 g/L 40 g/L
PH值 3.6.-4.5 4
温度 25-35°C
阴极电流密度 4-10 A/dm-2
(二)配制方法
1、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品,分别用温水溶解,加入同一容器中,补加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所需容积,用瓦楞板低电流0.1-0.3 A/dm-2电解至低区为镍本色即可试镀。
(三)工艺维护
1、镀镍液保持洁净。前处理要彻底,防止油迹及氧化皮带入。
2、镀液PH值保持在3.6-4.5之间。如镀液PH高于4.5,需用试剂盐酸或醋酸调整至范围内;如低于3.6,可用氨水或0.5-1%氢氧化钠溶液调整。
(四)氯化镍含量分析
1、取样1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约至100ml
2、加铬酸钠指示剂少许约1-2ml(呈黄色)
3、以AgNO3(0.1mol/L)滴定(黄色至橙(赤)黄色)
计算式:氯化镍=11.9*ml*f
(五)标准溶液配制
1、AgNO3(0.1mol/L):用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准确秤取17.0000g
硝酸银溶解于去离子水后移至容量瓶中稀释至1L。
2、铬酸钠(Na2CrO3)指示剂:秤50gNa2CrO3溶于1000ml的烧杯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线。
三、酸铜工艺
(一)工艺范围: 标准
硫酸铜 180---220g/L 200g/L
硫酸 (1.84克/ml) 57-70g/L 60 g/L
盐酸(10%) 1ml/L 1ml/L
610A开缸剂 4-6 ml/L 5 ml/L
610B主光补加剂 0.5-1ml/L 0.8 ml/L
温度 18-40°C 28°C
阴极电流密度 1.5-8A/dm-2
阳极电流密度 0.5-0.8 A/dm-2
阳极 含磷量0.03-0.06%
搅拌 空气或机械
电压 2-10V
(二)配制方法
(1)先将计算量的1/3-1/2量的硫酸缓慢加入1/2量的的纯水中。注意:硫酸加入水时为放热反应,应佩戴好防护用品。
(2)将计算量的硫酸铜加入镀槽溶解。
(3) 补水至定量体积,过滤镀液。小电流电解3-6小时。加入计算量的添加剂,试镀。
(三)工艺维护
(1)添加剂消耗量:
610A(红色) 80-120 ml/KAH
610B(淡黄色) 20-40 ml/KAH
(2)开缸时按工艺开缸量开缸,平时补加可以单独补加B剂为主,如需较好的低区走位效果可适量补加610C剂。
(3)若电镀时工件出现高区烧焦毛刺现象,可适量补加A剂消除毛刺。
(4)硫酸铜:含量保持在150-220g/L范围内。铜含量低,允许工作电流密度低,阴极电流效率低。硫酸铜含量的提高受其溶解度的限制,并且镀液中的随硫酸含量的增高而硫酸铜的溶解度相应的降低。
(5)硫酸:硫酸在镀液中能显著降低镀液电阻,能防止硫酸铜水解沉淀。硫酸含量低,镀层粗糙,易钝化。增加硫酸含量,能提高均镀能力,但有些光亮剂易于分解。生产中电压增大,则硫酸过少,电压过低,则硫酸过多。
来源:大闸蟹疲 关键字:镀铜工艺 表面处理联盟编辑发布
说化有益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说化有益: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 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7808880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