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行业中我们称的强酸不一定符合书本中的强酸原理,在表面处理中只要是对金属有强腐蚀性破坏的酸都称为强酸,例如、;氢氟酸(HF)按照强酸的定义是属于弱酸,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腐蚀性堪称强酸中的强酸,因为不管是腐蚀金属非金属都很强而且还有很强的剧毒性和受伤害的不可逆性都很强,所以在表面处理中都归为强酸类。
无机强酸:氢氟酸、硫酸、硝酸、磷酸、混合酸、高氯酸、氢砹酸、高溴酸、氢碘酸、氢叠碘酸、偏高碘酸、、氢溴酸、氯酸、氢碲酸、溴酸、氟硅酸、氯铅酸、偏磷酸、锇酸、高锰酸、硒酸、高铁酸、氢硼酸
有机强酸: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HC6H2N3O7)、2,4,6-三硝基苯甲酸(焦性苦味酸,HC7H2N3O8)、三氟乙酸、三氯乙酸、甲磺酸、苯磺酸、KMD酸(环乙硫醇磺酸,C6H10(SH)SO3H即C6H11S2O3)、乙二酸(H2C2O4俗称草酸)、2-氯乙硫醇(CH3CHClSH,一般视为强酸)、甲酸(HCOOH,俗称蚁酸)
超强酸:
六氟锑酸、氟锑磺酸(SbF6SO3H俗称魔酸)、全氟磺酸树酯、氯氟铝酸(HAlCl3F,含配离子AlCl3F-)、碳硼烷酸(H[CHB11Cl11])、聚盐酸([HCl·H2O]n)特里布尔挥发酸(HBr·HI·H2Te·13H2O,或写作H4Ph)、ZXQ酸(CF3OH·2CrO2Cl2)、固体超强酸(如FeCl3·HClO4·SiO2·nH2O)
理论上的强碱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如使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等),在标准情况下,PH值大于7.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所谓强碱、弱碱是相对而言,----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
在表面处理前处理中除了还有氢氧根以外还有别的表现才能较强碱,在表面前处理中PH值在12以上就算是强碱了,比如:三聚磷酸钠1%水溶液PH值在12-13左右,本不是强碱但在清洗行业已经算是强碱了,因为对有色金属表面已经构成腐蚀了;表面处理行业是一个奇怪的一类,它只要适用而非理论科学(也学是科学的只是行业是使用主义者),不管你理论讲的多么的有道理,但我们的客户只看结果。
例如:烧碱[氢氧化钠,NaOH],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氢氧化铯[CsOH]、---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文章来源:洁氏化学 编辑:表面处理联盟
说化有益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说化有益: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 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7808880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