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作用及用途  1、磷化作用   (1)涂装前磷化的作用   ①增强涂装膜层(如涂料涂层)与工件间结合力。   ②提高涂装后工件表面涂层的耐蚀性。   ③提高装饰性。   (2)非涂装磷化的作用   ①提高工件的耐磨性。   ②令工件在机加工过程中具有润滑性。   ③提高工件的耐蚀性。   2、磷化用途   钢铁磷化主要用于耐蚀防护和油漆用底膜。   (1)耐蚀防护用磷化膜   ①防护用磷化膜 用于钢铁件耐蚀防护处理。磷化膜类型可用锌系、锰系。膜单位面积质量为10-40 g/m2。磷化后涂防锈油、防锈脂、防锈蜡等。   ②油漆底层用磷化膜   增加漆膜与钢铁工件附着力及防护性。磷化膜类型可用锌系或锌钙系。磷化膜单位面积质量为0.2-1.0 g/m2(用于较大形变钢铁件油漆底层);1-5 g/m2(用于一般钢铁件油漆底层);5-10 g/m2(用于不发生形变钢铁件油漆底层)。   (2)冷加工润滑用磷化膜   钢丝、焊接钢管拉拔 单位面积上膜重1-10 g/m2;精密钢管拉拔 单位面积上膜重4-10 g/m2;钢铁件冷挤压成型 单位面积上膜重大于10 g/m2。   (3)减摩用磷化膜   磷化膜可起减摩作用。一般用锰系磷化,也可用锌系磷化。对于有较小动配合间隙工件,磷化膜质量为1-3 g/m2;对有较大动配合间隙工件(减速箱齿轮),磷化膜质量为5-20 g/m2。   (4)电绝缘用磷化膜   一般用锌系磷化。用于电机及变电器中的硅片磷化处理。   四、磷化膜组成及性质   分类 磷化液主要成份 膜组成 膜外观 单位面积膜重/ g/m2   锌系 Zn(H2PO4)2 磷酸锌和磷酸锌铁 浅灰→深灰 1-60   锌钙系 Zn(H2PO4)2和 Ca (H2PO4)2 磷酸锌钙和磷酸锌铁 浅灰→深灰 1-15   锰系 Mn(H2PO4)2 和Fe(H2PO4)2 磷酸锰铁 灰→深灰 1-60   锰锌系 Mn(H2PO4)2 和Zn(H2PO4)2 磷酸锌、磷酸锰、磷酸铁混合物 灰→深灰 1-60   铁系 Fe(H2PO4)2 磷酸铁   深灰色 5-10   2.磷化膜组成   磷化膜为闪烁有光,均匀细致,灰色多孔且附着力强的结晶,结晶大部分为磷酸锌,小部分为磷酸氢铁。锌铁比例取决于溶液成分、磷化时间和温度。   3、性质   (1)耐蚀性   在大气、矿物油、植物油、苯、甲苯中均有很好的耐蚀性,但在碱、酸、水蒸气中耐蚀性较差。在200-300℃时仍具有一定的耐蚀性,当温度达到450℃时膜层的耐蚀性显著下降。   (2)特殊性质   如增加附着力,润滑性,减摩耐磨作用。 编辑本段磷化工艺流程  预脱脂→脱脂→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磷化后处理(如电泳或粉末涂装)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愈高,磷化层愈厚,结晶愈粗大。   温度愈低,磷化层愈薄,结晶愈细。   但温度不宜过高,否则Fe2+ 易被氧化成Fe3+,加大沉淀物量,溶液不稳定。   2、游离酸度   游离酸度指游离的磷酸。其作用是促使铁的溶解,已形成较多的晶核,使膜结晶致密。   游离酸度过高,则与铁作用加快,会大量析出氢,令界面层磷酸盐不易饱和,导致晶核形成困难,膜层结构疏松,多孔,耐蚀性下降,令磷化时间延长。   游离酸度过低,磷化膜变薄,甚至无膜。   3、总酸度   总酸度指磷酸盐、硝酸盐和酸的总和。总酸度一般以控制在规定范围 上限为好,有利于加速磷化反应,使膜层晶粒细,磷化过程中,总酸度不断下降,反映缓慢。   总酸度过高,膜层变薄,可加水稀释。   总酸度过低,膜层疏松粗糙。   4、PH值   锰系磷化液一般控制在2-3之间,当PH﹥3时,共件表面易生成粉末。当PH‹1.5时难以成膜。铁系一般控制在3-5.5之间。   5、溶液中离子浓度   ①溶液中Fe2+极易氧化成 Fe3+,导致不易成膜。但溶液中Fe2+浓度不能过高,否则,形成的膜晶粒粗大,膜表面有白色浮灰,耐蚀性及耐热性下降。   ②Zn2+的影响,当Zn2+浓度过高 ,磷化膜晶粒粗大,脆性增大,表面呈白色浮灰;当Zn2+浓度过低,膜层疏松变暗。 编辑本段磷化后处理  目的:增加磷化膜的抗蚀性、防锈性。   磷化渣   1、磷化渣的影响   ①磷化中生成的磷化渣,既浪费药品又加大清渣工作量,处理不好还影响磷化质量,视为不利。   ②磷化中在生成磷化渣的同时还会挥发出磷酸,有助于维持磷化液的游离酸度,保持磷化液的平衡,视为有利。   2、磷化渣生成的控制   ①降低磷化温度。   ②降低磷化液的游离酸度。   ③提高磷化速度,缩短磷化时间。   ④提高NO-3 与PO3-4的比值。 编辑本段磷化膜质量检验  ①外观检验   肉眼观察磷化膜应是均匀、连续、致密的晶体结构。表面不应有未磷化德的残余空白或锈渍。由于前处理的方法及效果的不同,允许出现色泽不一的磷化膜,但不允许出现褐色。   ②耐蚀性检查   ⑴浸入法   将磷化后的样板浸入3﹪的氯化钠溶液中,经两小时后取出,表面无锈渍为合格。出现锈渍时间越长,说明磷化膜的耐蚀性越好。   ②点滴法   室温下,将蓝点试剂滴在磷化膜上,观察其变色时间。磷化膜厚度不同,变色时间不同。厚膜﹥5分钟,中等膜﹥2分钟,薄膜﹥1分钟。   十、游离酸度及总酸度的测定。   1、游离酸度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10 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2—3滴甲基橙指示剂(或溴酚蓝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溶液呈橙色(或用溴酚蓝指示剂滴定至由黄变蓝紫色)即为终点,记下的耗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即为滴定的游离酸度点数。   2、总酸度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10 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至粉红色即为终点,记下的耗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即为滴定的总酸度点数。 编辑本段主要是铝件及锌件的磷化  磷化发黑液   常温使用,磷化保护一步成型!又称钢铁着色剂!1:4-5稀释后使用,常温浸泡30分钟左右,最后封闭保护!   处理工艺:除油除锈——防锈水浸泡——磷化发黑——晾干——封闭保护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盟友5986735980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