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度进口商打破长期以来对东南亚棕榈油的依赖,首次从哥伦比亚和危地马拉采购棕榈油,这一突破性举动迅速引发全球油脂市场高度关注,也为全球棕榈油贸易格局重塑埋下伏笔。
长期以来,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其采购渠道高度集中于印尼和马来西亚。数据显示,在2023/24年度,印度棕榈油进口量高达900万吨,而这一庞大的进口规模几乎完全由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供应——这两个东南亚国家凭借产量优势,在全球棕榈油供应市场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此次印度转向南美国家采购,核心驱动力源于南美棕榈油显著的价格优势。据业内消息,受库存过剩影响,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南美棕榈油出口商近期大幅下调离岸价(FOB),以极具吸引力的折扣吸引全球买家。尽管从南美港口发货至印度的运输周期长达45天,且航运费成本约为每吨90美元,几乎是东南亚至印度航运成本的两倍,但南美供应商的折扣幅度超过每吨10美元,足以抵消运输成本的差距。
以当前10月交货的棕榈油报价为例,南美棕榈油到岸价(CIF)约为每吨1165美元,低于印尼和马来西亚同类产品的到岸成本。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贸易商表示:“价格是决定采购方向的关键因素,即便运输周期更长,但成本优势让我们愿意接受这一安排,尤其是在印度即将进入节日季、棕榈油需求激增的背景下。”
随着印度排灯节等传统节日临近,市场对甜品、油炸食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棕榈油消费在未来几个月有望保持强劲态势。而此次首次采购,也为南美棕榈油打开了通往印度市场的新通道。据统计,拉丁美洲每年棕榈油出口量约为500万吨,其中一半流向海外市场,印度市场的加入或将显著提升南美棕榈油的出口规模。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次采购事件将产生多重影响。对印度而言,进口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对印尼、马来西亚的依赖,增强其在棕榈油采购中的议价能力,进一步稳定国内棕榈油供应;对全球贸易格局来说,这一变化可能削弱东南亚国家在印度棕榈油市场的垄断地位,未来或有更多非传统棕榈油出口国进入印度市场,推动全球油脂贸易流重构;在价格层面,南美棕榈油的入市可能对马来西亚基准棕榈油期货(FCPOc3)形成下行压力,甚至可能引发东南亚供应商跟风降价,进而影响全球棕榈油价格走势。
此外,物流运输领域也将受到波及。随着南美对印棕榈油出口量的潜在增长,南美至印度航线的运费可能出现溢价,同时巴拿马运河拥堵等潜在风险,也将对这一新兴贸易路线的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
说化有益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说化有益: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 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778088800@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