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相关文档推荐
logo
免费下载
上传文档 上传文档
阅读 12
点赞
点赞 0
收藏
收藏 0
分享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双氧水铜抛光技术与原理
关键词: 铜抛光抛光
一、化学抛光基本原理
双氧水与金属铜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抛光核心机制,反应生成可溶性铜盐并释放氧气。实验发现当双氧水浓度控制在15%-30%时,反应速率最适宜表面微蚀刻。添加适量硫酸(5-8%)可增强溶液酸性,促使铜表面氧化膜快速溶解。温度维持在25-45℃区间能平衡反应速度与溶液稳定性。
二、标准配方及参数控制
推荐配方:工业级双氧水(27.5%)200ml/L,分析纯硫酸(98%)60m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g/L作稳定剂,聚乙二醇4000型0.5g/L作润湿剂。配制时需先注入三分之二去离子水,依次添加稳定剂、润湿剂,最后缓慢注入双氧水和硫酸,全程保持磁力搅拌。
三、工艺流程规范
预处理阶段需采用三槽式超声波清洗:碱性除油(pH10-12,60℃)→酸洗活化(10%盐酸,室温)→纯水漂洗。抛光槽设计应配置钛合金加热管和聚四氟乙烯循环泵,溶液循环量不低于槽体容积的2倍/小时。典型工艺参数:温度35±2℃,处理时间3-8分钟,工件摆动频率15次/分钟。
四、质量检测体系
建立三级检测标准:目视检查要求表面无雾状残留,60W日光灯下无可见划痕;微观检测使用200倍金相显微镜观察晶界腐蚀情况;膜厚测试采用X射线荧光法,要求氧化层厚度≤50nm。每周需用铜标准片进行过程能力验证,CPK值应维持在1.33以上。
五、废水处理方案
废液处理分三阶段:先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8-9沉淀金属氢氧化物,加入聚合氯化铝(0.5g/L)促进絮凝,沉淀24小时后上清液经活性炭吸附塔处理。最终出水COD应<80mg/L,铜离子浓度≤0.5mg/L。每月需检测槽液铜离子积累量,超过15g/L时必须更换新液。
六、常见故障处理
表面出现条纹状缺陷时,检查工件装夹间距是否小于1.5倍尺寸;抛光后泛黄需检测双氧水分解率,补充0.02%尿素可延长溶液寿命;局部过腐蚀往往源于电流分布不均,建议增加辅助阴极或调整挂具设计。每处理1000dm²面积后应补加初始配方量的12%以维持有效成分浓度。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匿名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