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能原因:十二烷基硫酸钠过多或溶解不当
原因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可以降低镀件和溶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使溶液湿润镀件,防止产生针孔,所以它既可称为润湿剂,又可叫防针孔剂。其含量过低,不但镀层容易出现针孔,且高Dk区还会发花。含量过高,会产生橘皮状镀层。若含量过低,可通过小试验确定其补加量,含量过多时,可用电解来降低其含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用量过多,也会使镀镍发白雾。
市场上出售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不同的厂家其质量相差较大,每批质量也不一样。使用中若更换生产厂家或每一批来料时,应进行小试验,确认无误时才能使用。否则若十二烷基硫酸钠或l,4一丁炔二醇质量不好,也会使镀层发花。
此外,十二烷基硫酸钠溶解不当,如溶解不完全就倒入镀液之中,往往会产生镍层发白雾现象。如有些工厂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用开水泡溶,或稍微加热溶解后就加入镀槽,这样效果不好。正确的溶解方法是用纯水加热溶解十二烷基硫酸钠后,继续加热10~30min,搅拌下加入镀槽。糖精可增大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溶解度,所以有些单位在镍槽中直接慢慢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粉,也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笔者主张,用40倍以上的沸水溶解,并煮沸l0~30min,然后趁热进一步稀释至一定浓度,作为日常添加之用。
处理方法:用较长时间的电解(Dk=0.25A/dm2)来降低其含量。
(2)可能原因:镀液中硼酸含量不足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详见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镍镀层出现针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0)。
(3)可能原因:光亮剂过多
发生该故障现象的光泽剂过多,主要是指次级光亮剂过多或者次级光亮剂与初级光亮剂的比例失调,而出现高电流密度区发白雾,低电流密度区光亮而发乌。详见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镀层结合力不好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6)。
(4)可能原因:镀液的温度太高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详见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镍镀层出现针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1)。
(5)可能原因:糖精含量过多
原因分析:详见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镀镍层发花的原因分析(3)。
处理方法:用较长时间电解(Dk=0.25A/dm2)处理,降低其含量。
(6)可能原因:镀液浑浊
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详见硫酸盐镀光亮镍故障分析:镀镍层发花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5)。
(7)可能原因:基体金属表面光洁度差
处理方法:提高金属制品的表面质量,增设抛光工序,改善制件材质。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