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磷化液与传统技术对比以及应用分析
盟友5986735980
2025-05-08 13:02
磷化处理概述磷化处理生成磷化膜,提供防护并奠定涂漆基础,有时还作为冷加工的润滑层。这一磷化膜不仅为金属提供防护,还能为后续的涂漆工序奠定基础,甚至在金属的冷加工过程中发挥减磨润滑的作用。然而,传统磷化工艺耗时、耗能,生产条件恶劣,槽液稳定性差等问题一直存在。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常温磷化液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工艺流程,减少了能源消耗,更在改善生产条件、提升槽液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磷化液技术❒ 常温磷化液制备通过特定比例的化学成分在常温下溶解制备,简化工艺并节省能源。在容器中加入占溶剂体积2/3~3/4的去离子水,并搅拌,随后依次加入按组分含量配比的磷酸二氢锌、硝酸锌、碱式碳酸铜、氟化钠、OP-10乳化剂和硝酸镍。待所有溶质完全溶解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继续搅拌以使溶液均匀,从而得到常温磷化液。❒ 无渣抗磨磷化液引入对硝基苯酚和钇离子,提升耐磨性,适合广泛应用,工艺简单。这种无渣抗磨的磷化液通过引入对硝基苯酚,实现了无沉渣特性。同时,通过加入钇离子,我们显著提高了磷化膜的耐磨和抗拉性能,使其应用更加广泛。此外,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且工艺流程简单易懂,非常适合工业生产。线材专用磷化液❒ 除锈磷化液制备含锰盐和镍盐,以及高效表面活性剂,在常温至中低温下快速形成致密磷化膜。本技术的核心在于解决线材酸洗与磷化处理分离所带来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专为线材拉拔设计的除锈磷化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液处理,钢铁表面的氧化铁皮能被彻底清除,同时形成致密、牢固的细晶粒磷化膜。制备方法简便易懂:在常温环境下,按照特定化学成分配比,将氧化锌、硝酸盐、碳酸锰和络合剂溶解于水中,再加入磷酸、硝酸、磷酸二氢盐及含氟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后即可得到除锈磷化液。❒ 技术优势除锈和磷化同步进行,实现零废渣排放,提高耐蚀性,适合线材拉拔。使用时,只需将待处理的工件浸入稀释2至5倍的除锈磷化液中,在常温至40℃的中低温环境下浸泡5至10分钟,然后取出即可。1、本技术的除锈磷化液中引入了锰盐和镍盐作为促进剂,显著提高了磷化速度,优化了磷化膜结构。通过参与成膜反应,这些促进剂能够明显增强磷化膜的硬度、附着力和耐蚀性。2、本技术所采用的络合剂具有出色的活化与缓冲作用。它不仅能与Fe3+有效络合,还能调节磷化液的酸度,加速磷化晶核的形成。3、本技术选用的表面活性剂高效且稳定,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彻底清除线材表面的锈蚀物,同时促进磷化液在线材表面形成牢固度优良的磷化膜。4、通过使用本技术的除锈磷化液,除锈和磷化过程一步完成,无需中间大量水洗,从而避免了废水的产生。5、经过本技术除锈磷化液处理后的线材,不仅磷化膜厚度有所增加,而且结晶得到细化。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