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
提示
完成工程师认证,即可发布配方
非PLUS会员您暂未开通PLUS会员,请选择您的会员套餐
套餐选择:
特权
支付方式:
支付金额:
说豆
支付金额:
说币
扫码购买使用支付宝APP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剩余时间:
支付金额
¥

除油粉中偏硅酸钠含量过高对除油的影响

用户头像
0
+1 取消
0
+1 取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一、偏硅酸钠在除油粉中的作用及其潜在风险
偏硅酸钠(Na₂SiO₃)是除油粉中常见的碱性助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

1. 去污能力:其强碱性可分解油脂,适合工业清洁,但化妆品生产设备残留可能导致后续产品污染。

2. pH调节:通常使溶液pH升至11-12(数据来源:美国化学会《工业清洁剂成分手册》),远超化妆品安全范围(pH 5.5-7.0)。

然而,含量过高会引发问题:

- 皮肤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能破坏角质层,导致干燥、敏感,甚至接触性皮炎(临床研究显示,pH>9的溶液持续使用30分钟可使皮肤屏障损伤风险增加40%)。

- 配方兼容性差:与酸性成分(如果酸、维生素C)反应,降低活性成分功效。

二、对化妆品生产与产品性能的具体影响
1. 生产环节风险

- 设备清洁不彻底时,残留偏硅酸钠可能中和后续产品的防腐体系,缩短保质期。

- 与金属离子(如钙、镁)结合生成沉淀,堵塞灌装设备。

2. 终端产品问题

- 稳定性下降:案例分析显示,含0.5%以上偏硅酸钠残留的乳液易出现分层(实验数据:25℃储存14天后分层率提高35%)。

- 安全性争议: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要求碱性成分残留量≤0.1%,超标的需额外安全评估。

三、解决方案与替代建议
1. 工艺优化

- 采用两段式清洗:先用低浓度偏硅酸钠(≤3%)预处理,再以柠檬酸中和。

- 增加纯水冲洗步骤,确保pH值降至7.0以下。

2. 替代成分选择

十三酸钠,葡萄糖酸钠

关键词: 偏硅酸钠除油粉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