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中,缓蚀剂的选择至关重要,像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能通过与铜原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铜合金表面构建起致密的防护膜,显著提升其耐蚀性能,相关研究表明其添加量在0.5% - 2%时效果最佳。成膜促进剂在配方里扮演关键角色,比如钼酸盐类,它能加速钝化膜的形成过程,使钝化膜更加均匀、完整。根据经验,钼酸钠的添加量控制在1% - 3%,可有效优化钝化膜的质量。分散剂在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里不可或缺,例如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它能防止钝化剂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团聚现象,保证各成分均匀分散,从而提升钝化效果,通常其添加量为0.1% - 0.5%。有些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中会添加表面活性剂,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 - 10,它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强钝化剂对铜合金表面的润湿性,让钝化膜形成得更加全面,一般添加量在0.2% - 1%。为了调节钝化剂的酸碱度,缓冲剂是配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柠檬酸钠 - 柠檬酸缓冲体系,能将溶液的pH值稳定在合适范围,保证钝化反应的稳定进行,pH值通常控制在4 - 6之间。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中的增稠剂,如羟乙基纤维素,可适当增加溶液的黏度,有助于钝化剂更好地附着在铜合金表面,形成质量更好的钝化膜,其添加量一般在0.2% - 0.8%。部分配方会添加抗氧化剂,比如抗坏血酸,它能防止铜合金在钝化过程中被过度氧化,保证钝化膜的稳定性,添加量大概在0.1% - 0.3%。整合剂在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里也有应用,像乙二胺四乙酸(EDTA),它能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去除杂质离子对钝化效果的干扰,其添加浓度通常为0.1% - 0.6%。光亮剂也是配方中的一个考量因素,例如某些有机胺类光亮剂,能使铜合金经过钝化后表面更加光亮美观,添加量一般在0.05% - 0.2%。 铜合金无铬钝化剂配方里还会涉及到溶剂的选择,常用的水作为溶剂,为保证钝化剂的稳定性和溶解性,有时会添加一定比例的有机溶剂,如乙醇,添加比例一般在5% - 15% 。
还有剩余内容未读
@ 匿名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资料文库文档均为用户分享上传,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文档内容是行业专业性知识,知识的严谨度及实用性极强,因此部分价值极高的文章需要付费查看,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已付费文档下载;付费记录可在“用户中心”-“我的订单”-“我的文库”内查看。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付费成功后不支持退换,用户应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操作。
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