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镀镍的工艺原理和特点解析

0
1
以次亚磷酸钠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镍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其反应机理如下。
在酸性环境:
化学镀镍磷和化学镀镍硼的性能比较
各项指标 | 化学镀镍磷 | 化学镀镍硼 | |
镀层的性质 合金成分(质量分数)/% | Ni 87~98 | Ni 99~99.7 | |
P 2~13 | B 0.3~1 | ||
结构 | 非晶体 | 微结晶体 | |
电阻率/μΩ·cm | 30~200 | 5~7 | |
密度/(g/cm3) | 7.6~8.6 | 8.6 | |
硬度(HV) | 500~700 | 700~800 | |
磁性 | 非磁性 | 强磁性 | |
内应力 | 弱压应力至拉应力 | 强拉应力 | |
熔点/℃ | 880~1300 | 1093~1450 | |
焊接性 | 较差 | 较好 | |
耐腐蚀性 | 较好 | 比镍磷差 | |
镀液沉积速度/(μm/h) | 3~25 | 3~8 | |
温度/℃ | 30~90 | 30~70 | |
稳定性 | 比较稳定 | 较不稳定 | |
寿命 | 3~10MT0① | 3~5MT0 | |
成本比 | 1 | 6~8 | |
化学镀镍的特点:
1、镀层是化学介的结合,不脱落,不龟裂,结合力400Mpa远远高于电镀。
2、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在沉积状态下,镀层硬度为HV500-550(HRC49-55),400℃热处理为HV900-1000(HRC69-72)。
3、镀层系非晶态,孔隙小,表面光洁,在许多地方可替代不锈钢。
4、镀层厚度十分均匀,±误差在2μm左右,即有很好的“仿型性”,镀后不需要磨削加工。
5、在肓孔、管件、深孔及缝隙的内表面可得到均匀镀层。中性盐雾时间96小时。
6、镀层的厚度可控,一般为10-15μm/h。可用于修复零件和工模具因磨削加工或磨损而引起的尺寸超差,使报废零件复用。
由于化学镀镍是集防腐性和耐磨性于一身的优异性能,促使EN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为石油化工、汽车工业、轻工机械、纺织工业、电子、造纸、食品、印刷、医疗器械、再制造工程等各个产业领域的换热器、风机、泵、轴、辊、汽缸、液压装置、导轨、轴承、阀门、模具、紧固件等防腐、防锈等难题得到解决,还可以在许多地方替代不锈钢,为企业节能、节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