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讯:黑色金属钢铁氧化皮的形成过程!
在金属表面层由于氧化的结果形成氧化薄膜一氧化铁皮。加热时由于氧和铁的扩散,结果形成氧化铁皮。铁往表面层扩散,而氧则相反,通过有氧化铁皮的薄层(膜)往金属里面扩散。因而氧化铁皮层变得更厚。在过程开始时,形成氧化业铁Fe0。在温度900℃左右时,氧化皮由明显的三层组成。氧化皮上层是氧化铁Fe 03。这层占氧化皮厚度的2%。中间层由磁性氧化物F3 04组成并占氧化皮厚度的18%左右。粘附于金属的内层Fe0占氧化皮厚度的80%左右。在较高温度时,氧化皮由两层组成。
行业资讯 -
资讯:腐蚀品遇水放热分解,极易产生毒气烟雾!|危化品防护完结篇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行业资讯 -
磷化液开槽后使用过程中槽液变黑过快原因及解决方案!
在中温、低温、常温磷化处理中,磷化液变黑的直接原因是槽液中Fe2 + 过多。Fe2 + 主要来源于磷化过程中生成的Fe2 + 以及额外带入到磷化液中的Fe2 +。后者一般容易被忽视,通常磷化前有酸洗工序时容易带入Fe2 + ,如果酸洗后的漂洗水中Fe2 + 过多或水洗不干净则更为严重。在以亚硝酸盐为主要促进剂的磷化液中,NO与Fe2 + 在上述温度下形成稳定的深棕色络离子[Fe( NO) ]2 + ,浓度高时溶液呈黑色。反应原理如下
行业资讯 -
钢铁工件化学抛光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溶液中铁离子含量不应超过35g/L,铁含量过高时,抛光速度和抛光质量都将下降。若补充过氧化氢及其他成分后,仍不能恢复溶液的功能,应更换溶液。3)对于表2-11中的工艺3,抛光前工件必须保持干燥并加热至同溶液温度接近后再进入槽中,因为溶液中水含量过多,会导致抛光后的工件表面被腐蚀和失去光泽。溶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抛光过程中NO2的逸出减少,则可加入密度为1.4g/mL的硝酸,使硝酸的体积分数达到2%~8%。
行业资讯 -
电镀工艺条件对镀液、镀层性能的影响(二)温度影响!
镀液的温度对金属镀层的影响比较复杂,因为温度的变化将使镀液的电导、离子活度、溶液黏度、金属和氢析出的超电势等发生变化。但是,升高温度会降低阴极极化,促使形成
行业资讯 -
电镀工艺条件对镀液、镀层性能的影响(一)电流密度影响
电镀工艺条件对镀液、镀层性能的影响因素除镀液组分影响镀液、镀层性能之外,电镀工艺条件(包括电流密度、温度、搅拌、电源波形等)对镀液、镀层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行业资讯 -
常用切削液的分类以及切削液的选择!
切削液在金属切削、磨加工过程中,是用来冷却和润滑刀具以及加工件的工业用液体,在切削中合理的使用切削液不仅能减小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加工表面的摩擦,还能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刀具磨损、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但是你知道切削液的分类有哪些?切削液的选择是怎样的吗?今天诺诺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行业资讯 -
电镀镍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电镀镍的不良主要在:前处理不良、有金属杂质、硼酸含量太少、镀液温度太低都会导致电镀镍层出现针孔,而镀液维护及严格控制流程是关键所在。解决好以下这“九”大故障,基本问题就控制住了。
行业资讯 -
了解硝酸镍的性质和用途
硝酸镍,6水,Nickel nitrate,Ni(NO3)分子量290.81,绿色结晶体,有潮解性,在干燥的空气中微微风化,相对密度2.05,熔点56.7度,在95度时转化为无水盐,温度高于110度时分解,形成碱式盐,继续加热生成棕黑色的三氧化镍和绿色的氧化亚镍混合物,易溶于水,液氨。氨水,已醇,微溶于丙酮,水溶液呈酸性,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及爆炸。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硝酸镍的特性和作用。
行业资讯 -
切削液冬天变浑浊可能你还不知道原因
一位金属加工的厂家,使用的金属切削液中含有硼砂。聚氧乙烯醚等产品,原来生产的产品到现在外观透明没什么问题。到现在冬季生产的产品当时在搅拌罐里外观透明挺不错。但是过半天以后变的浑浊、发白,不知道如何解决。像这样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跟原料有关,很多工业级的冬天都会折出好多东西的。也有一些使用切削液的厂家遇到相同的情况,原因是聚氧乙烯醚类与硼砂有点对抗作用,并非温度原因,做的时候,没加硼砂时,非常澄清,但是一加入硼砂后就浑浊不清了
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