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液体清洗剂时为什么会分层以及解决方案

盟友3569896572
2022-10-15 16:02

+1
取消

+1
取消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日化水剂清洗剂研发发展迅速,市场上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洗洁精,洗发水、沐浴露、洗手液、洗衣液、丝毛洗涤剂、衣领净,油烟机清洗剂等。这类产品溶解速度快、分散性好,使用方便,易添加功能性添加剂的成分,产品更新换代快,适应了当今社会消费者求新求变的需求,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肥皂和香皂类洗涤用品。
但是初学研发配置清洗剂过程中,液体洗涤剂虽与一些高端品牌产品与相比都较简单,一般设计制造液体清洗剂,无需高温高热高压、不但节约能源、研发数量也较好控制,产品种类繁多,易实现产品的研发多品种、多功能化等优点。 但与固体/粉末清洗剂相比,液体产品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中细菌污染而发生变质,不易长期保存,如果在研发过程中不控制好质量的稳定性,会出现产品变浑浊或分层的情况时有出现,这样一来产品质量和使用便捷度就难以保证,到底时哪些因素导致的清洗剂变浑浊和分层的呢。
第二.在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当十二烷基苯磺酸(LAS)的用量过时,由于溶解度的原因,产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分层。研发实践的经验表明,为控制液体产品发生分层现象,磺酸在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的使用比例量一般不超过18%。
第三、当体系中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在加入无机盐进行增稠时,会降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使产品分层。这时可加入少量亲水性强、溶解度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来增溶。例如,加入丙基氧化胺或少量月桂氧化胺等物质。当液体洗涤剂产品中浓度较高或成分较多时,为提高各配伍组份的相溶性,防止产品分层,可选择性的加入一些增溶剂。
第四、与研发过程中的加料顺序、比例、温度、工艺有关。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应对原料的比例、浓度、加料顺序、投料方式、温度、研发工艺等进行严格控制,使各批次产品具有再现性和稳定性。十二烷基苯磺酸和AES是液体清洗剂中最常用的两种表面活性剂,二者在研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操作:
(1)反应LAS的温度,反应温度不要超过50℃;
(2)反应LAS的加水比例,中和时磺酸时加水量在一般控制在50%~60%;
(3)AES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在操作中应控制温度不要过高,一般以不超过40度为宜。不少人认为,温度越高越利于AES溶解,这是不对的
(4)溶解AES时,应将AES慢慢加入水中溶解,而不是反之。若先倒入AES原料后,再加水溶解AES,就会形成凝胶物质而难以溶解;
(5)对于含有AES的配方,若总活化物较高(接近30%)时,应先将其他表面活性剂及增溶剂先溶解后,再倒入AES溶解。
声明:说化有益·表面处理联盟网专业视角栏目旨在免费为同行提供知识共享和储存,所有文章均由业内专业人士发布(包括转帖),文末都会标注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本站不保证文章等内容的有效性。
知识互通,携手共进,我们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需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也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内容涉及侵权,请通过在线咨询进行投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相关视角